我鼓励孩子:你要打回去
我鼓励孩子:你要打回去
生活虾|2023-11-27|最后更新: 2023-11-27
 
type
Post
status
Published
date
Nov 27, 2023
slug
cxj1127
summary
来源:公众号/菁城子
tags
人生感悟
category
生活虾
icon
password

我鼓励孩子:你要打回去

  • 给孩子的勇气教育
  • 2023-11-15 11:25:23
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在学校打架了。妻子告诉我时,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。儿子从小性格温和,不争强好胜,很少与别的孩子起冲突。都小学五年级,他没打过架,最多起争执,气呼呼说几句。我和妻子偶尔也担忧:我们争强好胜半辈子,孩子这样没脾气,不会挨欺负吧。
班里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爱捉弄人,他体格强壮,能量充沛,其他同学都阻挡不住。儿子偶尔也抱怨,这位同学很是讨厌,总是捉弄他,对他动手动脚。起初我们听不出大问题,就没往心里去。男孩之间的磕碰很正常,不打架不生事,我们做父母就不深度干预。
儿子抱怨了几次。有一天,我和妻子告诉他:“老师管不住的事情,你自己解决啊。实在不行你就打回去,别让别人欺负你。”抱怨停止几天,我们差不多忘了这个小风波,想不到,儿子真的打架了。这是他上学以后第一次和同学真正打架,而且是他先动手。
事情的起因很简单:一群男孩在宿舍玩闹,那个平时很调皮的男孩,不知被谁戏弄了,一下子激怒。儿子也在现场,这男孩就把一股无名火撒向他,骂脏话,推搡着。儿子愤怒地要求道歉,对方一口回绝。于是一拳打在同学脸上,两人扭打,随后老师赶到把两人拎走了。
我们告诉他,别人骂你,骂回去就行,怎么动手打人呢?儿子的回答是,以前就是骂回去,可那个同学更会骂,骂来骂去,还被老师抓过两回,挨训不说,还被课堂罚站,太憋屈了。
“你们之间骂什么呢?”“他骂我傻X,我也骂他傻X”。想起来了,老师确实提过这件事,只不过轻描淡写,我们没太留意。那时提醒儿子时,我和妻子还暗自吐槽:孩子骂脏话的这一天,还是来了。
看来这件事有两三个月。经过长期忍耐和抗议,儿子终于爆发,冲向比他强壮的同学。
和孩子聊完后,我和妻子满是惭愧和后怕。我们与孩子交流并不算少,出于给孩子成长空间,我们听到某些小片段也不重视,忽略了孩子多次求援信号。他的性格本来就温和,长期忍耐克制,给同学留下“软弱”印象(同学被激怒后找他撒气),已经濒临“霸凌”的边缘。
幸好儿子及时发起反击,阻止了事态恶化。这件事情也让他身边的同学大感诧异。
对于他的第一次打架,我和妻子没有责备,而是陷入自我反思。反思为人父母的疏忽,教育孩子的重点。但有一点很幸运:我们总是鼓励他有勇气,和同学发生冲突,不能唯唯弱弱,委屈求全,要敢于表达愤怒。看得出来,这样的教导起到了作用。
我们这样教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性格过于温和,需要一些“加持”。小男孩可以没有脾气,但一定要有力量。为保护自己的利益,我们不反对孩子之间打架,甚至还会鼓励。孩子那一次就提出,打不过该怎么办?妻子抢答:打不过你也得打,至少让他觉得你不是好惹的。
通过这个事件,我们给孩子修正了一条战斗“指引”:以后再有同学说脏话,嘲笑、侮辱你,不要与他对喷脏话。要求对方停止并道歉,对方反复不道歉,你可以动手。狠狠教训他,打不赢没关系,被老师批评了父母会顶着。不要陷入和同学的脏话嘴仗,那样实在太丑陋。
这样的教育理念,肯定有很多人并不同意。中国人交往素来讲究温良恭俭让,成年人的规则和法律规定,也讲“君子动口不动手”“先动手者错三分”。这些道理不用我教,孩子长大过程中都会慢慢理解。我们看重的是勇气教育,这项品质的重要性超过了日常学习成绩。
勇气之宝贵,在于它使孩子树立日常自信,勇于探索发现;它使孩子摆脱麻烦,甩掉烦恼,养成阳光开朗的性格。孩子身处逆境之中,还能思考决断,而不是畏难逃避,这利于养成明辨是非的品质。一个心怀勇气的人往往聪明正直,其实并非偶然。
勇气教育,当然不是鼓励孩子滥用暴力。允许孩子打架,应限于解决冲突,而不是欺负同学。动手之前需要表达愤怒,提出警告,而不是胡打乱打。简单几条规则,孩子都能听得懂。这样的说理交流,远比“打架就是不对”的粗暴禁令,更利于增进孩子对世界的理解。
教导孩子养成勇气,其实并不容易。成年人有可供援奥的资源,都难免唯唯诺诺,小孩子体弱无力,常常孤立无援,这时需要成年人(尤其父母)帮助。了解儿子打架缘由后,我们向老师陈述事实,表达对孩子的支持。两边家长见面,一番道歉谅解,双方满意解决。
小孩子打架,其实无需家长出力很多。孩子面对的最大压力来自学校,老师误解责罚、课间樊笼式管理、无谓的课外任务……这些需要家长检视,帮孩子顶住压力。我和妻子会向老师反馈意见,帮孩子完成摊派式任务,并安抚他:你没做好不是你的错,老师问起来也没关系。
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场所,父母是他们最好的老师。勇气、正直、开朗、乐观……这些品质在学校很难学得到,甚至很可能被磨灭。家长这时需要担负责任,向孩子传递正确观念。这不仅是孩子的品格教育,亦是家长不断反思,重新成长的过程。
为何你的钱越来越不值钱《投资第 1 课》中的 16 个问题